活动回顾 | 祥波英语角:春日朗诵会
朗朗春光,冉冉花枝,自然与读诗朗诵更搭。
在本期祥波英语角:春日朗诵会上,祥波师生向书院投来了他们的朗诵或配音稿件。同时,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祥波书院隶属老师,人文社科学院讲师杨榕老师作为评委,对作品进行专业的点评。聆听祥波师生的朗诵配音作品,可以参考书院官微相关推送,感受声音的魅力!
本次我们收到两份特别投稿:来自2020年祥波书院高桌主旨演讲嘉宾刘明康教授一首When I Have Fears (John Keats,1818),将听众的思绪带到飘雪的英格兰郊野。另一份来自学生健康辅导中心处长余小明博士的一段 Toast Speech in China (Richard M. Nixon,1972)又将我们送回风云激荡的70年代。下面我们将视线回归祥波师生。本次活动中,共有四位师生被评选为“祥波朗诵大师”。他们的作品成熟自然,情感饱满,精妙绝伦。
祥波朗诵大师
来自2020级经管学院的褚士钧同学给我们带来了《劝导》选段——听简·奥斯汀笔下爱的独白,赏劝导之外的追逐和示爱。
情窦初开的少女为大自然的美好惊叹,眺望日出与云海。2020级经管学院的王芸韵同学用优美的声音和丰沛的情感,领我们一起感受那份《怦然心动》。
在永无止息的时光洪流中,我们能决定的是什么?祥波书院B4导师叶昕霖用她的的朗读带给了我们解答。
翠绿走向荒芜,沃土化作尘埃。祥波书院办公室老师赵雅琳化身“自然”向人们发出相互尊重、共同繁荣的呐喊。
另外,还有五位投稿的师生被评为“祥波深情读者”,他们的作品同样风格鲜明,各有千秋。
祥波深情读者
2018级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的陈欣怡同学用她生动的配音,带我们回顾《疯狂动物城》朱迪警官的宣言:凡事都要去尝试,让世界变得更美好。
希望是黑暗中的烛火、还是不幸中的信仰?来自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的潘昊骅同学给我们带来了Valsa George的A song of hope,予以对希望的讴歌。
罗素说:“有三种单纯且热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。” 2020级人文社科学院的王颖洁同学通过What I have lived for选段,带领我们寻找答案。
祥波书院A2导师夏艺嘉的配音,带我们回到动物城的世界,一起感受一往无前的勇气、坚定不息的探索的魅力!
成功人生的背后,是异常严苛的“人生规划表”,还是对未知无尽的探索?来自2020级人文社科学院的张诗杨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电影《小王子》精彩选段。
从伦敦西区的歌剧到好莱坞的影视,英文文学同诗词歌赋一样,有着十分丰富的展现形式。也许我们在生活中并不会主动接触这些感情丰富,艺术色彩浓厚的作品;但却可以通过朗诵、配音等打破“语言限于应用”的桎梏,深入另一种语言的内核,理解其中蕴藏的厚重历史和情感追求。
最后,如果你也想尝试朗诵、配音,书院贴心整理了一份包含经典诗、文、演讲、影视作品的内容清单(见下方),随便逛逛,说不定就有打动你的句子呢!